一、 生产、装卸、运输、贮存、加工及销售的清洁消毒
1.1. 消毒作业区内的操作人员防护
1.1.1. 消毒人员健康上岗,14日内行程及健康状况记录良好
1.1.2. 操作现场个人防护等级按疫点处理二级着装要求进行
1.1.3. 个人防护:穿戴连体防护服、N95口罩、面罩(或护目镜)、内外橡胶手套、雨靴
1.1.4. 个人防护消毒:参照疫点消毒防护标准要求进行
1.2. 现场操作器械
常量喷雾器、超低容量喷雾器(电动)
1.3. 入库进口冷链食品消毒
1.3.1. 使用按照10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如当地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按照当地要求配置消毒溶液
1.3.2. 入库前在低温装卸区使用便携式喷洒设备在食品外包装喷洒含氯消毒剂。并确保食品外包装每个面都能均匀喷洒到消毒液
1.3.3. 若食品包装为非密闭包装,清洁消毒时将使用食品级含氯消毒剂(次氯酸水)
1.4. 已在库进口冷链食品出库消毒
1.4.1. 使用按照10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如当地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按照当地要求配置消毒溶液
1.4.2. 出库待运前在低温装卸区使用便携式喷洒设备在食品外包装喷洒含氯消毒剂。并确保食品外包装每个面都能均匀喷洒到消毒液
1.4.3. 若食品包装为非密闭包装,清洁消毒时将使用食品级含氯消毒剂(次氯酸水)
1.5. 运输工具及装卸人员的消毒防护
1.5.1. 进口冷链产品卸货完成后,将对车厢内壁进行消毒
1.5.2. 低温装卸区运输工具及门把手、电梯、设备按钮、工作台都将使用按照5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如当地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按照当地要求配置消毒溶液
1.5.3. 装卸人员搬运货物前应当穿戴工作衣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必要时佩戴护目镜和面屏,避免货物表面频繁接触体;在作业前后用免洗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消毒
1.6. 地面、墙面及货架消毒
1.6.1. 使用按照5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如当地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按照当地要求配置消毒溶液
1.6.2. 低温装卸区地面及墙面需每天2次清洁消毒
1.6.3. 冷藏库墙面及货架将定期清洁消毒。大面积喷洒消毒前,请确保冷冻库内食品已妥善安置
1.7. 销售进口冷链食品环节的清洁消毒
1.7.1. 建议检验证明。针对《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后,冷链食品出库后的产品清洁消毒证明
1.7.2. 进货防护。装卸防护(同上1.5.3)
二、 厂区(园区)公共区域的防控
1.1. 办公区域的防控
1.1.1. 保持通风。优先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空调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清洁消毒
1.1.2. 对照明、空调开关、门把手、指纹考勤机、工作台、办公设备等使用按照5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如当地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按照当地要求配置消毒溶液
1.1.3. 对个人废纸篓使用按照10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进行喷洒消毒处理,如当地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按照当地要求配置消毒溶液
1.2. 公共区域的防控(茶水间、员工休息室、卫生间、公共走道)
1.2.1. 公共区域(卫生间、公共走道)地墙面使用按照10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进行喷洒消毒处理;
1.2.2. 员工休息区的桌椅、饮料机等定期使用按照5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如当地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按照当地要求配置消毒溶液
1.3. 餐饮(或冷链产品销售)服务区域的防控
1.3.1. 餐厅区域座位可设置玻璃屏障,就餐人员保持安全距离;服务台或收银台等拥挤区域可使用地面标记提示保持距离
1.3.2. 餐桌椅使用按照500mg/L的比例稀释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如当地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按照当地要求配置消毒溶液
1.3.3. 提供清洁消毒液。为员工和进出餐饮区域的消费者提供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
1.4. 食品加工区域
(1)食品生产加工人员
进入作业区域的食品生产加工人员,应确认身体健康,个人防护满足相关要求,定时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设备及器具消毒处理
用于搬运冷链食品原料或半成品的工器具(如转运箱、勺子、钳子等),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洗和消毒;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存放,处理未熟制食品的工器具应当经过充分消毒后才可盛放或加工熟食
三、 清洁剂选择
常用食品加工设备及环境用清洗剂包括碱性溶液、盐溶液(例如磷酸盐、碳酸盐、硅酸盐)、酸(例如柠檬酸、磷酸)溶液及合成洗涤剂(例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碱洗涤剂)等。其中碱性溶液是肉类、水产品、蛋制品加工环境最常用的清洁溶液。目前肉类加工企业最常用的清洁剂是1.5%的氢氧化钠溶液,该溶液可使脂肪皂化并水解蛋白沉积物。此外,各种合成洗涤剂也可有效去除肉类沉积物、脂肪和污垢,使用时应当在适当的温度下使其与待清洗表面充分接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方可用水冲洗。另一种可使脂肪皂化便于清洗的方法是将能分解蛋白质的蛋白酶用低浓度碱溶液配成蛋白酶溶液。由于酶在高pH、高温下会失活,因此所配置的酶溶液温度和pH值适中,可大大降低对待清洗表面的腐蚀
四、 清洁程序
1. 为节省清洁剂和水,先用物理方法将表面的污物清除。
2. 用水进一步冲洗掉污物,为减少气溶胶的产生,尽可能不使用高压水。
3. 将温度为50-55°C的碱性溶液或合成洗涤剂/酶溶液施于待清洗的表面,接触6-12分钟后,清理、擦拭待清洁的表面。为使清洁剂与待清洁表面充分接触,垂直表面的清洁最好使用发泡洗涤剂。
4. 用清水冲洗掉碱溶液或清洁剂。
5. 碱溶液不能清除水垢或锈斑,可使用酸(例如磷酸、盐酸或有机酸如柠檬酸、葡萄糖酸)清除水垢或锈斑
五、 消毒
1、 为提高消毒效果,防止消毒剂与物体表面接触不充分而降低其活性,所有待消毒的设备或环境表面必须按照以上程序进行彻底清洁后方可进行消毒。通常使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氯、碘的消毒剂或季铵盐溶液。
2、 消毒后的表面是否需要清洗取决于所使用的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可在设备上残留较长时间,因此季铵盐类和含碘消毒剂均需在使用后用水彻底冲洗去除。
3、 如果消毒后设备表面发生腐蚀,可在被腐蚀区域涂油保护。若涂抹用油是食品级产品则无需去除,若为非食品级油,则在下一加工班次开始之前应当将油清除干净。
4、 使用原位清洗方法对运动中的传送带和生产加工设备其他部件进行连续清洗。
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序号 | 消毒剂种类 | 有效成分 | 应用范围 | 使用方法 | 注意事项 |
1 | 醇类消毒剂 |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
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
1、易燃,远离火源。 2、不适用于大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使用 |
2 | 含氯消毒剂 | 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 适用于物体表面、果蔬和食饮具的消毒。次氯酸消毒剂还可用于空气、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
1、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 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 2、空气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3、低温冷藏物体表面消毒:使用浓度10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2000 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0mg/L。 4、冷冻物体表面消毒:应采用降低冰点的方法,确保消毒剂不结冰,且须进行消毒效果确认。 |
1、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因此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2、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
3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 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以H2O2计)质量分数3%~6%。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乙酸(以C2H4O3计)质量分数15%~21% | 适用于物体表面、空气的消毒 |
1、物体表面:0.1%~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2、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10mL/m⊃3;~20mL/m⊃3;计算,消毒作用60min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用量按7mL/m⊃3;计算,熏蒸作用1h~2h后通风换气。 3、低温冷藏物体表面消毒:0.2%~0.4%过氧乙酸或6%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4、冷冻物体表面消毒:应采用降低冰点的方法,确保消毒剂不结冰,且须进行消毒效果确认。 |
1、易燃易爆品,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2、与还原剂接触、或遇金属粉末,均有燃烧爆炸危险。 |
4 | 季铵盐类消毒剂 | 依据产品说明书 | 适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
1、物体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mg/L。 2、低温冷藏物体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4000mg/L。 3、冷冻物体表面消毒:应采用降低冰点的方法,确保消毒剂不结冰,且须进行消毒效果确认。 |
不能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洗涤剂同用,也不能与碘或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磺胺粉等)同用 |